您的位置: 首页 > 自然资源
云南明确物种保护重点工作
加入时间:2021-05-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近日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等举措,务求促进物种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加强物种保护体系建设,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全省88%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亚洲象、滇金丝猴、滇池金线鲃、巧家五针松、华盖木、苏铁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近年来,在云南省境内发现新物种、新记录种的数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下一步,云南省针对物种保护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统筹安排、系统布局,兼顾重点地区、重点物种,以横断山南段、西双版纳、桂西南山地以及桂西黔南石灰岩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4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与评估,通过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特别是物种生存状况;开展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评估生态系统状况,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工作提供支撑。

  二是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依托现有生态定位站,开展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特别是对亚洲象、滇金丝猴及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专项监测调查;探索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指标体系研究。

  三是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以天行长臂猿、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云南肉豆蔻及文山兜兰等珍稀濒危动物和极小种群植物为重点,开展调查监测,对其栖息地及原生境实施保护修复;以云南蓝果树、华盖木、漾濞槭、壮丽含笑、犀鸟、西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为重点,建设物种保护小区。

  四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及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等方向,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支持力度,开展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物种资源产业利用科技攻关,提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研究能力和水平。持续引进和培养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和管理人才。


(责任编辑:奋斗)
 
 
  书法/画作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会展推荐 网上展馆
国内首个“碳中和”主题博览会即将
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办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即将在津举行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闭幕
第四届固危废峰会暨污泥油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
2023第二十届东北(沈阳)建筑节能、墙体材料及设备展览会
广州生物质300-80
第22届长春暖通展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