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等举措,务求促进物种保护工作提质增效。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加强物种保护体系建设,实施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全省88%以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亚洲象、滇金丝猴、滇池金线鲃、巧家五针松、华盖木、苏铁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近年来,在云南省境内发现新物种、新记录种的数量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下一步,云南省针对物种保护将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统筹安排、系统布局,兼顾重点地区、重点物种,以横断山南段、西双版纳、桂西南山地以及桂西黔南石灰岩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4个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重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与评估,通过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特别是物种生存状况;开展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评估生态系统状况,为全省生态保护、修复与监管工作提供支撑。 二是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依托现有生态定位站,开展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特别是对亚洲象、滇金丝猴及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专项监测调查;探索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法、指标体系研究。 三是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性保护。以天行长臂猿、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云南肉豆蔻及文山兜兰等珍稀濒危动物和极小种群植物为重点,开展调查监测,对其栖息地及原生境实施保护修复;以云南蓝果树、华盖木、漾濞槭、壮丽含笑、犀鸟、西黑冠长臂猿等珍稀濒危物种为重点,建设物种保护小区。 四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围绕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及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等方向,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支持力度,开展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物种资源产业利用科技攻关,提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研究能力和水平。持续引进和培养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和管理人才。
节俭, 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美德, 也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习惯。 小时候, 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示我们要节约粮食。 其实, 除了这首诗, 还有很多关于节俭的经典诗句。 这些不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倡俭古文诗句一起背起来,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孔子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