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日发表在《生态与进化趋势》杂志上的研究综述,科学家们发现,一些温血动物的体型正在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随着地球变暖,动物的喙、腿和耳朵越来越大,这让它们能够更好地调节体温,其中鸟类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综述提到,科学家观察了30多种动物,它们的附肢大小变化最大的是一些澳大利亚鹦鹉物种,自1871年以来,它们的喙平均增大了4%—10%,与每年的夏季温度呈正相关。同时,对北美黑眼鹟(一种小型鸣禽)的研究表明,在寒冷环境中,喙的大小增加与短期极端温度之间存在联系。 研究人员还报告说,姬鼠的尾巴长度增加,鼩鼱的尾巴和腿的尺寸增加,温暖气候下的蝙蝠翅膀尺寸增加。 当动物过热时,鸟类和哺乳动物会分别使用喙和耳朵来散发热量。历史上,气候温暖时期,一些生物进化出更大的喙或耳朵,以便更容易地散热。随着气候变暖,这些差异变得更加显著。如果动物无法控制体温,它们可能会因为过热而死亡。喙没有被羽毛覆盖,是重要的热量交换部位;哺乳动物的耳朵、尾巴和腿如果没有被毛皮覆盖,也是如此。 该研究论文作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研究员萨拉·莱丁说:“我们也不知道动物的变形是否真的有助于生存,但这种变形现象不应被视为是积极的变化。令人震惊的是,气候变化推动动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化成这样。” 虽然科学家们表示很难将气候变化确定为动物变形的唯一原因,但气候变化是所研究的动物在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物种间的共同点。 这篇综述论文认为,随着气候变暖,变形很可能会继续下去。文中指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温升高可能会影响动物的体温调节等。” 作为气候变化的一部分,气温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动物选择更大的附肢,以促进有效的散热。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附肢增长还相当小,不到10%,所以这种变化不太可能立即引起注意。”莱丁说,“然而,耳朵等突出的部分预计还会增长,所以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真实版的小飞象。”
节俭, 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美德, 也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习惯。 小时候, 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示我们要节约粮食。 其实, 除了这首诗, 还有很多关于节俭的经典诗句。 这些不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倡俭古文诗句一起背起来,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君子以俭德辟难。 ——《周易•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礼与其奢也,宁俭。 ——孔子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辞过》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