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深耕不辍厚植美丽珠城绿色底色
加入时间:2024-12-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赵明旭 王晖 赵盼 张祥祥
 


  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古乃采珠之地,誉称“珠城”,但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欠账多、底子薄。近年来,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建设生态强市、打造美丽蚌埠,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步一个脚印地积攒生态环境“家底”。

  
  强化思想引领——
  
  坚定当好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其内化为坚定信仰、外化为工作指导、转化为各行各业的行动遵循,才能真正构建起大环保格局,凝聚起打攻坚战的强大合力。”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三保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说。
  
  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重要内容,坚持做到先学再议。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同时,围绕推动理论宣讲“五进”,即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积极打造基层理论“宣传阵地”,开展绿色牧场公众开放日、校园生态知识科普、城市环保定向赛等群众性活动百余场。
  
  同时,局党组带头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营商环境建设等具体事项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0余篇。压茬开展“严监管、守底线、提质量、促发展”和“谋在实处、干在当下、学成能手、做好铁军”大讨论活动,为党员干部明责定向、提气鼓劲。
  
  强化问题导向——
  
  聚精会神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
  
  “千里淮河穿城而过,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很高要求,工业园区尤为重中之重。”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支队长陈东鲁介绍,“从2023年开始,蚌埠每年开展园区环保‘体检+管家’行动,通过主动排查、诊断、整改问题,并引入‘环保管家’团队长效管控,累计解决环境问题1800余个,既促进了园区环境管理水平提升,又守住了环境安全底线。”
  
  2023年以来,位于淮河北岸的淮上经开区(沫河口)根据“体检报告”,深度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雨水明渠15.6公里、综合管廊16.5公里,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项目,推进园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安全,“一失万无”。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坚持关口前移、协调联动,构建“四常”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即防在日常,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点位,建立落实常态化巡查管控制度;练在经常,大力开展执法练兵活动,立足平时磨练应急队伍、强化应急本领;备在平常,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库,优化储备布点和调配使用,确保急时拿得出、供得上;战在超常,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苗头性突发环境问题,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为确保淮河“清水东流”,坚持从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抓起。制定印发《蚌埠市水环境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对淮干蚌埠段189个排口实施“一口一策”整治,加大重点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力度,累计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100余公里,缺陷点修复两万余处,整治错接混接点500余处,坚决防止陆源污染从岸上到河里,淮河(蚌埠段)主城区出境沫河口国控断面水质常年优于入境蚌埠闸上国控断面。
  
  强化创新赋能——
  
  提升治污含金量、含智量、含芯量
  
  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在治污攻坚进程中,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做到遵循经验与创新赋能并举。
  
  “生态环境保护,一靠管理,二靠治理,两者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青介绍,“无论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还是各县区亟待解决的区域性系统性环境问题,都必须积极谋划项目,用工程化的手段实现‘长治久安’。”
  
  近年来,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向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开行安徽分行等专业机构综合借力,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农村环境整治、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谋划申报生态环境类项目。先后成功获批两个EOD项目,其中1个项目已完成授信9亿元。
  
  着眼基层环保专业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借助外力,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集中引入32人专业化“环保管家”团队,分组入驻各工业园区,长期驻点办公,提供常态化专业技术支持。指导县区引入“水管家”团队,对重点排口、河湖水域、饮用水水源地、黑臭水体等进行全覆盖的日常巡查管护。依托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团队,坚持“日分析、日提醒”“周调度、周交办”“月总结、月考核”,月均解决各类大气环境问题100余个。
  
  科技手段在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和辅助决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精准的监测网络,好比生态环保工作的‘千里眼’‘顺风耳’,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工作效率。”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树东介绍。
  
  蚌埠市生态环境局探索构建卫星遥感全覆盖筛查—无人机巡飞复查—地图定位精准巡查—人工现场全面核查的“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开发“蚌埠市环保管家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一张图”监管、日常巡查、咨询服务、任务管理等14项实用功能。积极推行数字化远程非接触式环境执法监管模式,依托污染源在线监控、无人机“鹰眼监控”等方式,将执法从线下转至线上。
  
  强化担当作为——
  
  真抓实干解民忧、纾企困、树形象
  
  “作为生态环保铁军,不仅要能吃苦、能打仗,还要能吃大苦,能打硬仗,这考验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作风。”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刘付良说。
  
  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在一线,解决也必须到一线。蚌埠市生态环境局自上而下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建立了局领导及机关科室联系县区的“局地会商”机制,围绕“一督导、两帮扶、三服务”,与县区面对面推动解决生态环境重难点问题,机制建立以来开展各层级会商70余次。据了解,局领导及重点业务科室人员近乎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都盯在一线。2023年12月31日晚,全局2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街头,开展宣传劝导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直至凌晨两点,在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以2微克/立方米的PM2.5指标微小差值力保了一个非重污染天气。
  
  近年来,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出台支持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创新《前置环保体检套餐模式》《排污许可证变更“分期简办”模式》等一批便民利企工作措施。建立企业轻微免罚和首违免罚容错纠错机制,对38起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免罚441万元。扎实开展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攻坚行动。今年1月—11月,全市群众环境信访投诉较2023年同期下降7.7%,较2022年同期下降43.1%。
  
  同时,始终坚持正风、强能两手抓,局党组与驻局纪检监察组加强联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定期会商、重大事项月度报告等制度。2023年以来,全局先后有多项工作、10余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及以上表彰表扬。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BOE(京东方)绿色低碳显示生态
全球绿色航运大会在海南举行
2025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
2024年亚洲可持续能源技术展开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