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入时间:2025-01-23  来源:中国环境网  作者:李俊伟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近日召开。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城区和县城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环境空气6项指标全部达标,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12天,较上年增加20天、提升5.2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2024年,全市生态建设保护成果显现。提前六年完成“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建成林草湿碳储量基础数据库,完成造林碳汇开发储备45万亩。喇嘛营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科技城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托清园区再生水长输管网工程、金桥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黄河干流、主要支流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建成茂林太建筑垃圾再利用消纳场、6个装修垃圾分拣中心,解决了建筑垃圾消纳不规范问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80个城市评估中排名第10位。
  
  2025年,呼和浩特市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全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高标准完成中央、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申报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启动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居民生态移民。全面推进禁牧休牧,持续开展春季休牧和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合理核定载畜量,有序减少养殖规模。建设林业碳汇交易服务中心,实现碳汇数据系统化管理。
  
  持续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全面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加强应急减排清单标准化管理。开展涉气行业低效失效治污设施排查整治,完成1家火电、1家焦化、12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工程机械环保编码登记三级联网,基本消除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区域内作业车辆“冒黑烟”现象。健全完善秸秆回收利用体系,力争全年无重污染天气。
  
  统筹解决制约首府发展的水资源问题。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全面推进引黄三期引水输水、净水配水工程,实施引黄一、二期备用输水管线提升改造工程。强化农业、工业、生活节水,探索建立农业节水“水电”联动机制;全面推行工业“以水定产”,对园区、企业用水逐步实行预算管理,建设节水型园区、节水型企业;持续开展自备井专项整治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城镇居民用水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加强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科技城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金川南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打造“H+回”型再生水管网体系,再生水利用比例提高到45%。
  
  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建成投用5个区县级建筑垃圾消纳场。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53公顷,启动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出台《粉煤灰回填侵蚀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推进煤基固废协同生态环境修复试点,完成修复项目10个。
信息、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书画/摄影 节约大舞台  
 
  书刊/杂志 诗词/歌赋  
 
热门会展 展会亮点
BOE(京东方)绿色低碳显示生态
全球绿色航运大会在海南举行
2025江苏绿色低碳建筑国际博览
2024年亚洲可持续能源技术展开
 
Copyright 2005 © 节约网 版权所有 商标注册 通用网址: 资源节约  节约网  中国节约网  中华节约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注册商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宣部表彰全国节约之星  吉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普教育基地  长春市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 吉ICP备05008513号-1  网站备案证明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